您现在的位置: 中联艺术网 >> 新闻 >> 人物新闻 >> 正文

刘登平:感谢党给他的一枝笔

 纪念党的100岁生日琐忆

   “心花朵朵向阳开,心语句句对党讲。”。1983年,他高中毕业后,大多同学都选择了复读再考,有亲戚劝他南下打工、下海经商,但他却相信了毛主席那句话“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毅然回家当了农民,兴致勃勃参加农业生产,一腔热情参加大队(原正川村)如火如荼开展的水稻种植改革(水稻温室育秧栽培技术),业余写了篇宣传性新闻稿《改革春风吹拂了正川》,并在公社广播上连播两天,这件事轰动了整个山村,让全大队农民增强了水稻种植改革的信心。大队党支部奖给他一枝金笔,并嘱他努力写作。一时间,他用党给的那枝笔,为《万县日报》、《四川日报》和《支部生活》写稿投稿。报刊有关编辑告知,他有写作有基础,但稿子偏重文学性,缺少新闻性,建议他多写通讯和纪实文章。从此,他对通讯和纪实散文产生了兴趣,建立了感情,不仅认真读,还认真写。


    1985年,他被招聘为金山乡(现三汇口乡)财政所干部。他向爱学爱写的乡党委书记扈极山学习,在书记的指点下,继续写作,学习写通讯和纪实散文。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一篇关于敬老院的纪实文章,被编辑修改成通讯后竟然发表在《万县日报》头版头条,得到了书记高度赞扬,还给了他30元特别奖励(相当于当年半月工资),他兴奋了几天几晚。同事调侃他是“名利双收”!他意气风发地回答说:“还要继续写,我还想争当作家哩。”

   1989年,他借调县财政局工作,财政局与文化局紧邻。文化局主办有《开县文化》报,他看到《开县文化》报不发新闻稿,只发文学稿。他便向邻居《开县文化》报主编吴大宇请教,吴大宇建议他试试写诗歌,从此,他开始订阅诗歌刊物,并努力转向学习写诗歌。不断向报刊投稿。陆续有诗歌在《万县日报》、《万州》、《开县文化》、《开县工运》、《三峡文学》等刊物上发表。

     但写作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人见到他的退稿信,就冷眼斜睨,绕着圈子说:“鸟的羽毛尚未丰满,翅膀还未长硬,便要飞了;肚子里没喝过多少墨水,就要摇笔头,写文章,成为作家,真是异想天开,白日做梦。”听到这些冷言冷语,内心感觉自己“三更灯火五更鸡”,起早落晚“爬格子”是自找麻烦,自讨苦吃。一气之下,就偃旗息鼓,搁笔不写了。

   其实,党组织那枝笔的激励和鞭策一直在他的内心萌动,他抽空来到邻居《开县文化》报主编吴大宇的办公室,他把他的内心故事讲给文坛老前辈听,吴大宇语重心长地教育他说:“其实,利用业余时间为党报党刊写文章,也是党的工作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国家干部,更要排除非议和干扰,立志成家,奋笔续写,不要辜负了组织的期望。“他的一席话, 情真意切,为他打通了思想,鼓起了勇气。吴大宇还建议他自办文学报,开辟自己的阵地。

   1992年,在吴大宇和家人的帮助支持下,他自费创办了青年文学小报《青年文苑》,双月刊。他自主编辑、印刷、发行,每期需要相当于他当年两个多月的工资。直到1995年,他的家境越来越困难,加之心脏手术后的欠帐压力,以及孩子长大后读书的压力,再无法自费支撑办报。他便把《青年文苑》的编辑出版和发行任务委托给几位热爱文学事业的青年,他们一直坚持到1998年7月停刊,《青年文苑》共出报62期,著名作家冰心给该报题过词,叶延滨、雷抒雁、李自国、王占彪(阿红)等当代著名作家给该报赠过稿,写过评论。在此期间,他还出版了个人诗集《呼唤温柔》、《男人的吻声》(与人合著)。并于1997年申请加入了重庆市作家协会,成为了一名省(市)级作家。消息不胫走,被县政协领导知道了。从1999年开始,他每年都被临时抽调到政协从事两会的文字服务工作,写评论、写简报。

   虽然家境极度穷困,但他一直没放弃过党组织奖给他的那枝笔,他一边自己坚持创作,一边还教导和鼓励孩子拿起笔来写作,让孩子在创作中体验奋斗的快乐,以及感受如何在自律中走向成功。后来,他父子俩分别出版了自己的文学作品专集。2001年,他出版了第一部家乡诗集《桔熟为谁红》。2002年,他儿子出版了三峡地区第一部文学少年作品集《绿化心窗》。

  除了文学创作成果外,他还用那枝笔开始涉猎开县文化和文史的研究和写作,后来也有了一些收获。

    2000年后,开县新城建设如火如荼,他仍然保持当年的初心和激情,再次拾起党组织奖给他的那枝笔,以对开县和开县文化的挚爱,2003年,他向县政协递交了一份关于《开县新城文化与文化建设的建议报告》,很快得到了县委和县政协的重视,并由县委副书记、县政协主席陈远辉牵头成立“开县文化新城概念规划设计课题组”。陈远辉抽调他担任课题主研之一,并承担了25万余字的撰写任务。课题成果《开州文化与文化新城》结题后,由中国三峡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并成为新城文化建设的主要参考蓝本,还被评为开县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年,县政协领导知道了他的情况,委托秘书长找他谈话,“说政协主席看你主笔的《开州文化与文化新城》有文化底蕴,有写作功底,准备抽调你来政协编纂开县政协志,不知你有没有这个意愿。”他当时犹豫未决,承诺回去考虑后再答复。领导们哪曾知道,他当时纯是出于对开县的热爱,在完全没有城市规划和开县历史文化知识储备的情况下,他仅凭对家乡的那份挚爱和情怀,以及勤奋拼搏和没日没夜的学习,用心血和汗水才浇灌成的《开州文化与文化新城》。在完全没有编纂史志基础的情况下,他仍然不忘党组织当年奖给他那技笔的初衷,勇于担当。他第二天就回复了秘书长。从此,他便与政协、政协文史、开县文化结下了深厚情缘。

      当时,他的正式职业是乡镇财税干部,有领导和朋友找他摆谈,说他不务正业,提醒他要反省,与他同时参加工作、甚至后参加工作的同志都已提拔了,他仍然是一名小小的办事员。

   开县当年提出要建设文化强县,他认为春天来了,他凭着对家乡的那份人文情怀,很想为开县做点什么,他把这想法写成文章发表在互联网上。县长知道后,约他谈话,县长说“开县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一语激起千层浪,县长给了他莫大的鼓舞和激励,他认为为开县做贡献比提拔更重要,更有价值。

   县长那句鼓励的话,重新点燃了他的创作激情。一枝笔和一句激励同样温暖人心,让他继续坚守最初梦想,重操旧业,勤奋耕耘,他接过开县文史资料工作的接力棒,开始接续编辑第四辑,一直坚持编辑到第八辑。近20年,他在用行动兑现当年文坛前辈、政坛领导对他的教诲和激励,不失做一名对党、对开州有用的人,先后主笔、主编出版文学或开州文史类书籍24部,计500余万字。面对这些成果, 他并不自满,更不懈怠,一直坚持创作。

   回眸漫漫几十年的历程,虽然今天电脑已日益普及,人们很少用笔创作了,但他始终把党组织那枝笔的厚望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一路走来, 硕果累累,终于如愿以偿,梦想成真,成了重庆作家队伍中的一员。若有人要问他是谁?他就是上世纪80年代初由党培养、追求文学、动笔写作的那位农民,现在是重庆市开州区政协教科卫体和文化文史委员会主任、重庆市开州区作家协会主席刘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