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联艺术网 >> 新闻 >> 艺术赏析 >> 正文

《清水里的刀子》:传统坚守与现代性反思

作者:兰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周仲谋

  电影《清水里的刀子》由王学博执导,根据石舒清同名小说改编,讲述生活在西部偏远乡村的老人马子善,在妻子去世后,准备按照习俗杀一头牛献祭的故事。影片在展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生活状况的同时,也深入老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传统生活方式和道德伦理的坚守。静默式的镜头观照下,暗含着对坚守传统的赞美肯定,以及对现代性的批判反思,也流露出文化保守主义的思想倾向。

  电影中呈现的传统乡村空间是荒凉的、闭塞的,老人一家及其他村民们在干旱贫瘠的大地上劳作,生活辛苦而艰难。这与繁华、富庶、热闹、开放的现代城市空间形成了鲜明对比。影片的镜头运动极其舒缓,还有大量长时间静止不动的固定镜头。与镜头风格相呼应的,是片中缓慢得近乎凝滞的时间,以及不变的生活和习俗,这与现代城市中的快节奏生活、迅疾流逝的时间,有着很大的不同。

  时间观念与伦理道德关系密切。传统神学思想认为,时间是人类生命短暂的证明,是对死亡和死后生活的永恒提示。传统伦理道德相信有所谓的天国、来世,人们只有恪守道德准则,与人为善,才有可能在死后灵魂升天,到达永恒的天国。因此,电影中妻子去世后变得孤独沉默的老人,始终真诚地坚信“搭救亡人”,要让妻子在另一个世界获得幸福。并且,他自己也经常用一壶清水沐浴,清洁身体和心灵。与老人虔诚的自我清洁相呼应的,是片中用来献祭的老牛。按照电影里的说法,牛是有灵性的大牲畜,在被宰杀的前几天,能从清水里看见刀子,预见到死亡,于是不吃不喝,要保持一个清洁的内里。牛与人相互映衬,传达出某种神圣性的含义。

  现代城市中的时间是快速流动的,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一切,这导致了人们对瞬间快乐和经济利益的追逐。现代人推崇即时享乐的生活,摒弃压抑自我、克制欲望、严格自律的传统清教主义式伦理道德。马泰·卡林内斯库在《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指出,“现代性和世俗世界观之间几乎有着自动的关联”。现代性意味着世俗,传统神圣的价值观被颠覆,“信仰”“情义”“诚信”等遭到放逐,被“利益”取代。现代契约观念其实也是为了保护利益不受损失才产生的。故而,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与现代的世俗价值观念之间,存在扞格不入之处。

  创作者站在赞美传统道德的立场上,对老人持理解、肯定、赞扬的态度。影片中的老人虽然物质生活贫困,却始终保持着精神上的纯洁与高贵,他质朴善良,毫不吝啬地帮助经济困难的穷亲戚,根本不计较对方是否有能力偿还,彰显出助人为乐、仗义疏财的传统美德。即便是对牛,老人也怀着愧疚心理,为它没少挨自己的鞭打而满是歉意。他不忍心看到牛被宰杀的场景,借故躲了出去。这些正是老人善良品质的体现。

  从空间、时间、道德等方面,电影《清水里的刀子》对西部贫困地区的乡村及人物进行了理想主义式的美化。乡村稳定不变的状态和近乎凝滞的缓慢节奏,被赋予了淳朴、善良、美好的色彩,并隐约地表达了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城市快速的现代生活节奏,让人终日忙碌、迷失自我,对享乐的放纵容易滋生罪恶,过度看重利益也会导致自私自利,导致人与人之间情义的丧失。电影创作者试图以老人马子善的道德范本,唤起人们的“觉醒”,重返宁静的乡村生活和淳朴的传统道德。

  在社会加速日益剧烈的当下,电影《清水里的刀子》自有其令人警醒的价值意义。不过,对传统乡村生活方式以及伦理道德毫无保留的接受和坚守,对现代性的对抗式批判,也使影片流露出思想上的某种狭隘和偏颇。显然,影片忽视了现代性带来的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的合理性一面,带有文化保守主义的倾向。例如片中的老人,思想中就有保守之处。他不让儿子出去打工,表现出对城市及新的生活方式的抵触和恐惧;天气大旱,只能靠祈祷恳求上苍落雨,而没有其他解决办法,不能说没有愚昧迷信的惰性成分。

  实际上,传统与现代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不能因为现代化进程带来的某些不适应,就将其完全否定,进而在怀旧的“乡愁乌托邦”情结中,把传统乡村美化为理想状态。影视创作应超越“传统/现代”的二元对立立场,以更加包容、多元的眼光看待和审视现代化、城镇化进程,在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自觉承担起繁荣乡村精神文明、提升社会道德水准的重任,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人类家园贡献力量。(周仲谋)

  本文为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文学与电影的互动发展》(项目批准号:21lzujbkyjh00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