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就从这里起,水有源来树有根”
——评罗亮星《巴蜀汉族丧葬仪式音乐研究》
作者:邓 稳
“未知生,焉知死”,中国人一般忌谈死亡,虽然有“事死如事生”的传统,实则多重丧葬仪式及明器。因此,尽管丧葬仪式音乐起源甚早且类型丰富,在“望柩不歌”等思想影响下,却只是在端公、阴阳、歌师等少数丧葬从业人员中传播。近年来,由于丧葬观念变化、民间艺人稀缺、节约开支等原因,丧葬仪式及其音乐极其简化,甚至已渐近消亡。因此,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罗亮星的《巴蜀汉族丧葬仪式音乐研究》在经历长达十五年的田野调查、文献考索后问世,向我们揭示了巴蜀汉族丧葬仪式音乐的神秘面纱,为民间音乐文化留存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全书除绪论外共分六章,依次为《巴蜀历史、地理与文化述略》《巴蜀汉族丧葬仪式与音乐》《巴蜀汉族丧葬仪式中的人声》《巴蜀汉族丧葬仪式中的器乐》《巴蜀汉族丧葬仪式音乐文化研究》《平昌县驷马镇革新村丧葬仪式与音乐调查》,从多个角度呈现巴蜀丧葬仪式的历史沿革及其音乐的发展,内容充分、扎实,同时书后的三篇附录既是对研究内容的有效补充,本身亦是珍贵的文献资料。四川师范大学学者罗亮星为著书,在十五年间往返于四川的达州、巴中、凉山以及重庆的万州、垫江等市州区县,采访民间艺人50余位,摄录丧葬仪式20余场、总计60多个小时,收集民间音乐资料500多册,拍摄丧葬仪式相片15000余幅,正如辞赋学家、民歌研究家万光治在本书的《序》中所说,“因有来自田野的丰富文献,更加上作者的勤于思索,才使得该书内容丰富,见解深刻”。
该著作突破了学界多以个案形式研究丧葬仪式音乐的藩篱,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丧葬仪式过程及其音乐形态,深入分析了巴蜀丧葬仪式音乐的类型特征和文化内涵。其丰富的内容首先表现在对巴蜀丧葬仪式音乐的细致分类:首先结合文献与田野调查确定巴蜀汉族丧葬仪式的过程及其音乐功能,再分别从丧葬仪式中的人声、器乐、音乐文化等角度作细致论述。例如其中关于“人声”的研究,又细分为曲调的音乐性、曲调结构、调式音阶、旋律、节拍和节奏、歌词结构及词曲关系,这种详尽的分类方式体现了作者对“音乐形态学”分析方法的运用。
“人声”是该著研究的重点和亮点。巴蜀地区丧葬仪式中的“人声”以哭、吟为主,集歌、乐、舞于一体,不仅是丧葬仪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不可或缺的丧葬仪式内容和情感传达的载体。它既相对完整地传承、保存了相关仪式音乐特色,又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满足了不同历史阶段人的审美追求和价值观念。作者对丧葬仪式音乐中“人声”的细致探究,不仅体现了巴蜀丧葬音乐文化中最具地方特色的特征因子,更充分展示出这一地区汉族的民风民俗、民族性格、价值观、审美观以及历史文化沿革。
作者还深入探讨了音、声在仪式中的功能以及音、声行为蕴含的文化观念,并从“静”与“闹”两个维度对巴蜀汉族丧葬仪式音、声进行了人类学阐释,发掘了“水”与“桥”这两项巴蜀汉族丧葬仪式中的象征符号,将研究推向音乐与文化更深度融合。正如作者所说,巴蜀汉族丧葬仪式音乐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虽然可从音乐学角度加以解读,但绝不能离开仪式语境和中国文化的一些根本观念。例如,作者根据音乐在丧葬仪式中扮演的角色,将其分为神圣之音和世俗之音,如果说神圣之音主要是遵循“礼”的规范,那么世俗之音便是中国文化中“俗”的最佳呈现。这一“雅”与“俗”的对应,彰显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韵味。从这个角度出发,作者更深入探讨了巴蜀丧葬文化反映出的中国人的洁净观、灵魂观和生死观等话题。
该书文献资料翔实,丰富的历史资料呈现和生动的民间文本收集,实可视为巴蜀汉族丧葬仪式音乐之集萃。除了在论述中通过表格、引用等多种方式载录大量巴蜀汉族丧葬仪式音乐资料以外,该书的附录1《音乐谱例》存录《下河东》《凤点头》等162首器乐谱、 1首抬丧号子、10首工尺谱原稿相片,附录2《科仪文书》收录《礼灶牒》《功据牒》等12幅科仪文书原稿相片,附录3《调查对象》存录50名巴蜀民间艺人资料。这些田野采风所得丧葬音乐谱例、丧葬习俗与音乐照片、民间艺人资料,无疑会成为巴蜀民间音乐文化的“历史的证据”。
在大量丰富而珍贵的历史资料呈现之外,作者对相关历史文化的见解显得独到而深刻。如在考述巴蜀丧葬仪式时,作者通过分析大量文献后指出:“巴蜀汉族丧葬仪式的流程十分繁复,从中既可以看到古代礼制在民间的传承,也可以看到地方化的特征。”在考述音乐文化时,作者又进一步指出巴蜀丧葬仪式音乐与《礼记》《文公家礼》等历史文献记载的传统礼仪之间的传承关系,充分阐明了巴蜀汉族丧葬仪式音乐多元融合的样态、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和而不同”的特征。
该著最引人思考的是,在古今变迁的时空中揭示了巴蜀丧葬仪式音乐演变乃至渐近消亡的历程与现状。丧葬仪式音乐属于民间仪式音乐,作者查阅清朝乾隆以来数十种县志,将巴蜀近三百年的丧葬仪式音乐作了全面的分析,最终认为1946年的《新繁县志》所载丧葬仪式“基本上代表了清末民初川西乃至巴蜀地区最繁复的丧葬过程”。而后,作者又通过持续深入的田野调查,一项项呈现了巴蜀汉族葬礼仪式及音乐形态日趋简化的面貌。可以说,作者既从“音乐是仪式中的音乐,仪式是贯穿音乐的仪式”的角度观照了巴蜀丧葬仪式音乐背后丰富而多元的地方文化,更透过丧葬仪式音乐的演变史洞察了其渐近消亡的“困境”。
诚然,丧葬仪式音乐赖以生存的土壤渐渐流失。随着古代中国几千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的变革、中国近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与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相适应的丧葬音乐文化也发生了变化。正如作者所说:“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很多人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不再认为传统的丧葬仪式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必须,是最好的选择。”但当作者把“民间音乐中珍贵的丧葬仪式音乐正在濒临绝迹”这个严肃的话题摆在我们面前,却无疑会激发我们深入思索:如何采取更行之有效的传承、保护措施,不使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丧葬音乐淹没于历史的长河。这也是关于民族文化珍贵遗产保护的重要命题,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该书的著成得益于作者“学不可以已”的治学态度。2007年,作者即将《川东北汉族丧葬仪式及其音乐文化研究》作为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后围绕巴蜀汉族丧葬仪式音乐选题开展持续多年的深入研究。其次是学科融通的助力。作者本科为音乐专业,硕士时师从古典文学研究造诣深厚的万光治,因而获得了较强的古典文献素养以及传统文化研究视野,我们可以看到该书对田野调查、文献分析的灵活运用及对丧葬仪式音乐文化的精辟分析。最后是团队的合作精神,作者跟随万光治采风团队十余年,收集整理了四川181个县(区、市)的3080首民歌,最终于2018年出版集声、像、文、谱于一体的《四川民歌采风录》,后又加入民俗研究专家黄尚军团队完成《四川方言与民俗》(2014)、《巴蜀牌坊集成》(2015)等多部著作。本书的田野调查也由作者策划带队完成。
综上,该著无疑为巴蜀汉族丧葬仪式音乐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为探索民族音乐文化的“中国化”实践研究提供了典型案例。“唱歌就从这里起,水有源来树有根”,罗亮星的《巴蜀汉族丧葬仪式音乐研究》可以说为巴蜀汉族丧葬仪式音乐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乐以迎来”,我们期待更多优秀的丧葬仪式音乐研究著作涌现,传承传统音乐文化,也丰富我们对古与今、生与死的思考。(邓 稳)